作者:清水久三子/譯者:黃友玫/出版社:商業周刊

 

10 公司內部改善提案:明白指出問題與課題的因果關係

發展圖→先對理想狀態有共識,點出如何朝他前進。

WHY邏輯樹狀圖→在分析現在為什麼是這樣

HOW邏輯樹狀圖→找出解決方法

報償矩陣→將上一個步驟的方法放進此矩陣,橫軸是措施效果,縱軸是實施難易度。

11 活動報告:以一目瞭然的方式,傳達事情的狀態

不能流水帳,重點在活動是否順利

可透過QCD(Quality, Cost, Delivery)或專案管理架構來呈現活動包含的元素。比如在品質、成本、日程、風險、團隊、範疇、利害關係等項目,設定如紅綠燈的三階段標準。

完全沒有拖延可用綠燈,略有拖延但可補就可用黃燈,須追加人力或有失敗之可能用紅燈。也可以用天氣符號等視覺符號傳達效果。

最後可歸納今後活動的行動計劃

12 說明會資料:傳達計畫的真實性,使對方付出行動

接收對象不應針對特定人士,要讓所有人都能理解並付諸行動。為了吸引注意力,可用會造成視覺衝擊之方式,如將「全國懇談會」改成「社長全國行腳100日之旅」

應用背景說明+圖表解釋為何需要這個措施

標語要好季,且思考「集合」「循環」「階層」等關係。

製作實施計畫,應盡量採用能傳達真實性之方式,少用表格或條列,若是全國性計畫可用地圖方式呈現。

最後是參加順序,應站在他人立場讓他人一目瞭然參加流程。

可用FAQ的方式減少回答問題的時間。

第2章 目標價購

13 設定明確目標:想讓目標對象產生何種感受、保持何種心態

希望對方最終採取何種行動→就是要設定的目標,例如支持提案,會拿去使用等等,而不是單純的同意想法而已

希望對方理解的重點→將重點完整清楚的告訴目標對象,不是愈多愈好

希望對方有何感受→思考對方看完時,會考量什麼做決定,也須確定自己的簡報是否能達到此效果

14 了解受眾,精準行銷:瞭解目標對象,擬好假設

對客戶特性分析,從四方面下手

形象:對方可能關心的事,看看他的職稱是什麼,在這個提案中扮演什麼角色

期待:然後根據此想想他對主題的期待會是什麼

資訊:對方手中握有的資訊,對這個主題有多廣多深的了解

理解:希望對方能理解你的提案到什麼程度

然後大膽假設:傳達什麼,如何傳達

15 創造核心訊息:有系統地整理主張和根據

訊息得構成包刮主張與根據,因為A(根據)所以應該要B(主張)。

缺乏主張、缺乏邏輯、主張根據沒有連結,都叫做邏輯錯誤。

可用金字塔圖來描述事情,越底層越實際具體,越上層越抽象,且上層為結論。

16 加深訊息的印象:讓人記得住的訊息,具備「SUCCESs」特點

Simple簡單,盡量簡單用一句話表達

Unexpected意外,呈現超乎預期之事,敢於呈現弱點

Concrete具體,實物(產品、照片、製作者等),好懂的方式說明數據(經費等於幾個便當,大小等於幾個足球場,高度等於幾個台北101)

Credible可信,專家權威背書,最嚴苛環境下的實際表現與成績

Emotional情緒,想像實現理想的情景(刺激喜悅),提醒現況多遭(刺激負面)

Story故事,產品背後的故事,可用before和after

17 資料必備要件:是否包含目標對象想知道的事

資料再怎麼令人可信,都必須包含對方需要知道的事情,如事情的事實、原因、對策。

活動報告→易淪為流水帳,應列舉具體成果,包含目的、成果、活動、總結、計畫

調查報告→獲得的啟發(有何體認、下一步做什麼),包含目的、成果、活動、總結

解決方案提案→不要變成說明書,包含現況與目標狀態、待解決問題、實現願景、效果試算、進行方式、可信度(有無實例或實績)

營運計劃書→包含背景、事業概要、實現願景、效果試算、進行方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