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了佳蒨10:00在京都車站見面,於是我們只好8點起床出門搭車。大阪站前又在施工,永遠都沒有蓋完的一天,進化再進化。

 

阪急不知不覺就到了烏丸,下車轉地下鐵到京都車站,大概花了88分鐘(08:28~09:50),好像說不上很快。公車站人山人海,我想大半都是觀光客吧,因為京都的地下鐵不發達,觀光客都擠在公車站,難怪會有當地人坐不上公車的問題,長遠來說,應該要增加公共運輸的容量,而不是提高公共運輸的價格,要搭的人就那麼多,升高價格只是增加收入,並沒有辦法抑制搭乘需求(雖然提高的是一日票,並不會對當地人造成太大影響)。我對京都仍然是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,說不上來的不自在。

 

梅小路鐵道博物館,其實逛了第三個日本的鐵道博物館,展品及內容大致上相同,這次我只想看不同於大宮及名古屋的陳設,如扇形車庫等,也因此逛的時候有點興趣缺缺。扇形車庫陳列了大量的蒸汽機關車,不巧我很不懂蒸汽火車,看他們排一排覺得壯觀,可是不知道要感覺怎樣才好,轉車盤似乎沒有動態展示,好可惜。

IMAG1266.jpg

京都某條路的自行車道規劃,跟台北一樣開在人行道上且不連續,不同的是有實體隔絕,感覺可以有效阻止行人行走及機車違停。

 

十文堂團子好好吃。デゴイチ入場就要收錢,我們被下逐客令。大津看到京阪列車以C型路權開在路上,覺得書中的風景紮實在眼前上演。今天到處都是鐵道迷需要從小養成。

嵐山走來走去,看到老師傳來的LINE要簡報,便覺累累地意興嵐山。

IMAG1271.jpg

下午在大津站看C型路權的鐵路,京阪京津線,與京都地下鐵東西線直通運轉,從御陵站以東分開。

IMAG1277.jpg

列車駛入濱大津站中,路上的號誌與其說有設置優先,倒不如說時刻表跟號誌時制都早就排好了,電車都會剛好在綠燈時相通過,在進站前的交岔口停等一段紅燈,於專用時相時駛入車站。

IMAG1273.jpg

另外值得提的石山坂本線,列車會在專用時相交會通過。

IMAG1284.jpg

從展望窗景看到的風景,可以看到與一般汽車無實體隔絕,且亦無獨立設置專用號誌。

 

晚上帶親戚們去京都車站,好笑的是都住在河原町附近了卻跑去逛京都車站,應該要強迫它們在附近逛逛就好的。

玉川附近是悠閒的住宅區,不同於難波梅田的日不落生活,是特別適合每天咬牙努力過日子那種。很喜歡這一代的氛圍。

IMAG1286.jpg

自行車停車場,強迫大家登記停車後再免費2~3小時,真是很不錯的方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